长恨春归无觅处 只恨春归我未归
长恨春归无觅处的意思是什么
一、诗句意思:人世间的四月春花已经落尽,山上大林寺的桃花却刚刚盛开。常常遗憾春天一去无处寻找,没想到它转移到这里来了。
二、原本诗句:大林寺桃花
「唐」白居易
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。长恨春归无觅处,不知转入此中来。
三、大好诗句:长恨春归无觅处,不知转入此中来。春天一去不复返,诗人却在大林寺里发现了刚刚盛开的桃花。春天竟然在大林寺里!
这句诗表现了诗人惊喜和惊讶之情,也表现了春天的活泼和调皮,像会和人捉迷藏似的,暗中藏拟人。
长恨春归无觅处的下一句是什么
长恨春归无觅处的下一句是:不知转入此中来。
原诗:
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。
长恨春归无觅处,不知转入此中来。
译文:
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,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。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。
出处:唐代白居易的《大林寺桃花》
诗歌赏析
大林寺,在今江西省庐山牯岭西面。这首诗的开始就先写了“人间”二字,这仿佛是身处仙境中的感受:在这春天早已结束,芳菲也早已落尽的时候,却在这高山古寺中,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一片始盛的桃花。
在这一春景的触发下,诗人发出了感慨:“长恨春归无觅处,不知转入此中来”。诗人在登临之前,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产生了惜春、恋春,以至怨恨之情,因此当这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,诗人感到惊异和欣喜,原来春天并没有归去,只不过是移到了此寺中。这首诗把自然界的春光描写得生动可爱。构思灵巧,意境深邃而富于情趣。
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意思
这句诗的意思是: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。
原诗:
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。
长恨春归无觅处,不知转入此中来。
译文:
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,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。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。
出处:唐代白居易的《大林寺桃花》
诗歌赏析
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,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、奇警的地方,只不过是把“山高地深,时节绝晚”、“与平地聚落不同”的景物节候,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。但细读之,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,却写得意境深邃,富于情趣。
这首诗中,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,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,形象美丽;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,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,可以转来躲去。
身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,在琵琶行一诗中,曾面对琵琶女产生“同是天涯沦落人”的沧桑感慨。这种沧桑的感慨,也许自然地融入这首小诗的意境,使《大林寺桃花》纪游诗,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。
“长恨春寻无觅处”的下句是什么
应是“长恨春归无觅处,不知转入此中来。”
大林寺桃花①
白居易
人间四月芳菲尽②,
山寺桃花始盛开。
长恨春归无觅处③,
不知转入此中来。
[注释]
①大林寺:指庐山上大林寺。地址在牯岭西大林峰南,是佛教胜地之一。
②芳菲:花草。
③长:常。
[赏析]
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,因为是闲职,无实际公事可办,故在闲暇中几次漫游庐山。元和十二年(817)四月,白居易偕同友人游大林寺,作《游大林寺序》以记此行。这是一篇文辞优美的写景小品,重点描写了大林寺景色气候的优美。文中附有绝句一首,就是这首《大林寺桃花》,也是一篇难得的写景佳作。
作者在《游大林寺序》中,描绘大林寺的风景,曾说:“山高地深,时节绝晚,于是孟夏,如正、二月天。山桃始华,涧草犹短,人物风候,与平地聚落(村落)不同。初到,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。”这首小诗即是通过荒野小寺中,桃树开花时节的异常来显示此地春天的姗姗来迟。人们总是喜爱春天的。春天万物复苏,百花争艳,给人以美的遐想。可是春光毕竟不能长驻,到四月份时花草都已凋零。这对喜爱春光的诗人来说,不能不说是极其遗憾的事。所以他“长恨春归无觅处”。然而在这大林寺中,,诗人竟意外地见到“山寺桃花始盛开”,不仅大喜过望,以为又找到了春天。
“长恨春归无觅处,不知转入此中来”表达了诗人重新发现春光时的欢欣,传达出诗人重新发现美时的喜悦。小诗与游记浑然一体,风格隽永,耐人寻味。
“长恨春归无觅处”的“无觅处”是什么意思
“无觅处”的意思是:无处寻觅。
此句出自: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大林寺桃花》。
全文:
《大林寺桃花》唐:白居易
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。
长恨春归无觅处,不知转入此中来。
译文:
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,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。
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,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。
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,元和十二年(公元817年)初夏作于江州。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,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,芳菲已尽的时候了,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,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——一片盛开的桃花;原因惜春、恋春之情,怨恨春去无情,谁知是错怪了春,原来它并未归去,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,偷偷地躲到这山寺里来了。
这首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,天真可爱,活灵活现。立意新颖,构思灵巧,意境深邃,富于情趣,启人神思,惹人喜爱,是唐人绝句中又一珍品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po-te.com/html/87964316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